神变成人?(2/5):多神,人即神,神即被造物

评论:
字体大小:
A- A A+

属性: 多神教,特别是印度教中神的概念

  • Dr. Bilal Philips
  • 发布时间 14 Feb 2011
  • 最后修改时间 14 Feb 2011
  • 打印: 2,637
  • 查看: 35,037 (日均: 7)
  • 评论: 暂无
  • 评论人: 0
  • 已发送: 0
  • 评论时间: 0
最好

多神

Did_God_Become_Man_(part_2_001.jpg有一个信仰上的错误概念,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信仰基础,它挑战所有逻辑与理智,那就是,神变成了人。原本的一神论信仰退化,直至认为人与神之间务必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要么向神传达人的请求,要么代表神的意志,替神治理大地,媒介随即也成了崇拜的对象。媒介经常被认为是所有显灵现象中的神灵。因此,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崇拜江河湖海、天空大地的神灵。还有人崇拜大自然,或崇拜象征大自然的符号。由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发展起来的宗教信仰体系,趋向于局域化,分散在世界各地原始部落之间,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局域化的信仰,不可能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信仰体系,直到查阅历史我们才得以知晓它们的存在。

另一方面,一神论信仰渐渐淡化,神渐渐被形象化,偶像成为神的化身或媒介,以具体实体的形式出现,成为被人顶礼膜拜的对象。神的能力亦被分化,遂出现多神。这类信仰在古代和现代都很兴盛,甚至被视为有世界性影响的正规宗教。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原始宗教的灭绝,缘于基督教的传播完全覆盖了这些帝国。印度教中心因没有伊斯兰的广泛传播和基督教的殖民渗透,至今仍有十亿之众信徒,远东国家中除了印尼的巴厘岛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尽管如此,佛教各派别作为印度教的分支,在远东亦有数百万信众。不同形式的印度教改良运动在今天的西方仍然方兴未艾。

人是神?

印度教的基本理念是,万物是神。神与被造物之间基本上无差别。在印度教哲学中,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灵魂,被称为自我。一般认为,灵魂实际上是神。因此,印度教信仰的本质是自我与神合一。换句话说,人的灵魂是神圣的。人类社会被分成不同等级,每个等级都来自神的不同部位。最高等级来自神的头,最低等级来自神的脚。尽管主要分为四个等级,但实际上又有很多更细微的等级差别。每个主要等级又分为数千个等级。印度教认为,人去世后,会转世。人的灵魂绝不会死,会不断转世重生。如果今生行善,来世等级会升高;如果今生作恶,来世等级会降低。这也是每年有许多印度教徒自杀的主要原因。报纸杂志经常会有印度教徒在家里上吊自杀的报道,而且还有报道称,一个印度教徒自杀,只是因为印度板球输给了斯里兰卡。当信仰体系支持再生观念时,自杀便成为躲避今生困难的方便途径。

当一个人达到最高等级婆罗门后,经过再重生再循环,最后与神再结合。这个再统一的过程被叫做解脱,佛教中称为涅槃[1]。自我再次与神结合,因此,人变成神。

神变成他的被造物

在印度教信仰中,神的属性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创造的属性成为创造神梵天,守护的属性成为守护神毗湿奴,毁灭的属性成为毁灭神湿婆。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守护神毗湿奴,会在不同时间化身成不同的样子。这个化身在梵语中被称为“阿凡达”,意为神下凡或幻化成其他被造物。最初提到下凡时,有十种形式,其中有“宝鱼”,“海龟”,“野猪”,“狮身人面”,“侏儒”,“罗摩”,“克利须那”,等等。“罗摩”和“克利须那”都是肉身。罗摩是史诗《罗摩耶那》中的英雄,经常在印度电影中出现。“克利须那”是史诗《摩呵婆罗多》中的英雄,他拯救被恶魔压迫、身担人口过剩压力、面临肢解危险的地球女神。[2]尽管人们对神下凡时肉身数量和动物种类有分歧,但所有人都会相信这种显灵。因此,在印度教这个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信仰的宗教中,人要么是神,要么是神的一部分。创造者和被造者的差别只限于表面。

流行的佛教采纳印度教道成肉身的概念并略作修改。它认为,每个有意识的个体都拥有佛的本性,因此,也都有可能变成佛。在早期教义中[3],佛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在大乘佛教中,永世佛的概念体现为绝对真理,佛也就有了神性。为了传达这个使命,这个永世佛同早期佛一样出现在人间,像人一样生活。因此,佛教奠基人悉达多·乔答摩成为早期肉身之一,是永世佛创造的幻影。[4]佛教把印度神体系和天堂概念结合在一起,回应印度教的终身信奉一神概念。绝对的佛以永世佛陀和菩萨[5]的形式被许多人看到,他们存在于精神领域,提供价值,保护和帮助教化信众。

永世的菩萨主要是观世音菩萨(怜悯的化身),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的化身)。永世的佛是不动如来,无量光佛,无量寿佛。



Footnotes:

[1]梵语术语意思为解脱,所有世俗欲望消失。虽然术语源自吠陀梵语著作(《薄伽梵歌》《吠陀经》),但最常与佛教联系在一起。在小乘佛教中,意思接近为消失,在大乘佛教中,意思接近为福祉。(《哲学与宗教辞典》393页

[2]史诗的神学核心是薄伽梵歌 (《世界宗教词典》 448页)。

[3]小乘佛教,出现较早,本质上是让人自律,个体实践以达自我拯救。只有那些有毅力和自制力的僧侣,通过奋发地实践宗教活动才能实现,达到的人叫做阿罗汉。其中有两种涅槃,一个有残余,一个无残余。有残余的涅槃通过阿罗汉立即实现,有五蕴(色、受、想、行、识)之说,现在仍然存在,尽管继续再生的渴望消失。无残余的涅槃是死后阿罗汉的状态,佛寂静。在永世只有一个佛,只教化少数精英。这种佛教被称为小乘佛教。佛去世之后,随着时间推移,小乘佛教僧侣被批评太过狭隘和个人主义。于是争执纷起,佛教发展。大乘佛教出现,逐渐占据优势。(《世界宗教词典》126-127页)

[4]世界宗教词典》129页。

[5]这个术语原是提及寻求开悟的早期佛。在大乘佛教中,菩萨延迟最后的开悟和涅槃,是为了帮助人们开悟。世界宗教词典》112页

最好

文章的部分内容

查看全文

添加评论

  • 不对外公开

  • 您的评论在24小时内审核后发布。

    标有星号(*) 为必填选项。

同类中的其它文章

查看最多

日常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编辑精选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列表内容

您的上次访问
此列表当前为空。
按时间列表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最受欢迎的

等级最高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发送最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打印最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评论最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阅读 更多。。。)

您的收藏夹

您的收藏夹已空。 您可以用编辑工具条添加文章至此列表。

您的查看历史

'清空您的历史记录。